实验室新闻

团队论文在SCIE二区TOP期刊Remote Sensing上发表

日期:2019-10-18

云南省高校国产高分遥感地质工程实验室课题组对普朗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构造和蚀变分带取得了新的认识。2021年7月16日,博士后陈琪为第一作者,赵志芳为通讯作者所撰写的题为“New Insights into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Southwest China: Indication of Alteration Minerals Detected Using ASTER and WorldView‐3 Data” 的文章发表在Remote Sensing上(IF=4.848; JCR 2区TOP)。

普朗斑岩铜矿床是中国铜资源勘查的主要潜力区之一,具有典型的斑岩蚀变分带特征。然而,蚀变矿物对成矿特征、找矿勘查的指示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利用ASTER和WorldView-3数据,通过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和光谱面积法提取了热液蚀变矿物,随后,对蚀变矿物的指示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普朗斑岩铜矿的成矿构造和蚀变分带空间分布有了新的认识。,并得到了较好的野外验证:①在普朗斑岩型铜矿区东北部存在一条主体呈NE向展布的成矿构造,推测为正断层;②重新划分了普朗斑岩型铜矿区蚀变分带,认为普朗斑岩型铜矿区除位于断层西侧的原蚀变分带中心外,断层东侧还存在一蚀变分带中心,且具有在水平方向从内至外呈钾化硅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的蚀变分带特征;③推测普朗斑岩型铜矿区东侧区域重新划分的钾化硅化带及绢英岩化带交界地段存在较大找矿潜力。这项研究表明,光谱/多传感器卫星数据对于世界上地质条件复杂、偏远的斑岩铜矿勘探的初步阶段是经济有效的工具。

图1 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标准波谱曲线及其与ASTER、WorldView-3数据波段对应图

图2 普朗铜矿蚀变分带重新圈定分布图